关于举办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2-23发布人:教务处

关于举办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预通知

 

粤教职办函〔20111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中职部:

为加快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步伐,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我厅将举办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竞赛时间:20114-5月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竞赛地点:待定。

二、竞赛项目设置

    (一)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比赛。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三)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比赛。

本届大赛共设13大组别,分别是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德育组、土木水利类专业组、电工电子类专业组、加工制造类专业组、汽车类专业组、财经商贸类专业组、旅游服务类专业组、信息技术类专业组、文化艺术类专业组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组。

三、竞赛项目要求说明

    (一)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

此项目重点考核教师根据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系统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展示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

1.参赛仿真软件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静态仿真软件、交互仿真软件和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等,可以是仿真指导型,或仿真练习型,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其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风格形式不限。要求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2.参赛仿真软件应具有实时交互性、信息的集成性和生动直观性,能创设仿真“情境”,建立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能实现助教、助学功能,有明确的导航,界面统一,支持人机交互、界面操作。

3.参赛软件应是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主要参与者)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4.赛前完成软件制作,比赛时参赛教师展示、讲解多媒体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需报送比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1)和讲解稿纸质稿5,2000字以内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

此项目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

1.教学设计应基于教学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针对1-2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但必须保证其教学的完整性。

3.教学设计须有教案、教学设计说明及多媒体演示、重点展示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作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贡献。

4.多媒体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手段难于实现的教学内容的展示和拓展。

5.信息化教学设计必须是参赛教师原创。

6.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比赛时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需报送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教案(纸质稿5),教学设计说明(纸质稿5,2000字以内)和多媒体演示文稿(每页6张讲义模式纸质稿5)

(三)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

此项目重点考核教师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一门课程进行整体网络课程进行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就信息技术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

1.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点,构建自主、协作的学习情境,能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与自觉性。

2.参赛的网络课程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实现助教、助学功能,有明确的导航,界面统一,支持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包含训练和考核等内容。

3.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能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下载快等特点。

4.参赛的网络课程软件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制作或参与制作(主要参与者)的教学软件。

5.赛前完成网络课程软件制作,比赛时参赛教师展示、讲解网络课程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需报送比赛的网络课程软件光盘1)和讲解稿纸质稿5,2000字以内)

(四)教学内容

1.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应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的教学内容进行制作和设计。

2.土木水利类专业、电工电子类专业、加工制造类专业、汽车类专业、财经商贸类专业、旅游服务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文化艺术类专业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设计,原则上应为各类专业中的主干专业课程及相关教学内容。其中,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设计,应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的教学内容进行制作和设计。

四、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

协办单位:省职教学会教育技术工作指导委员会、赞助企业

大赛组委会由主办、承办以及协办单位组成,负责大赛的组织和管理。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接受大赛组委会领导,协助大赛组委会完成大赛的具体任务。大赛将组建专家、评委组,并成立仲裁委员会。

五、参赛办法与要求

(一)由各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并以学校为单位参赛,每个比赛项目每个组别每个学校最多选送2个作品参赛,每个参赛学校总共最多选派10个作品参赛。

(二)参赛选手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

(三)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软件作品必须无病毒,运行良好。

(四)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五)参赛获奖作品将编入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提供给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教学或实训课件使用或参考。

(六)软件或文档缺一者,均不予评审(各送审单位要做好软件及文档资料的备份,送审软件及文档恕不退回)。作品必须单独刻录在一张光盘上,即一张光盘只能包含一件作品。

六、竞赛形式

竞赛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采用组织专家初评,每个竞赛项目每个组别评审出不超过15个作品参加第二个阶段比赛;第二个阶段采用参赛选手现场讲解答辩参赛作品、评委评分的形式进行。

七、奖项设置

大赛设个人奖、优秀组织奖和特别贡献奖。个人奖按竞赛项目和竞赛组别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名额按第二个阶段实际参赛作品数的10%20%30%40%设定;优秀组织奖设最佳组织奖7个,原则上按获奖数量多少授予前3名的地级市(含顺德区)教育局和前4名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贡献奖授予竞赛承办单位和竞赛赞助单位。

八、其他

(一)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参赛资料报送等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在本次大赛后,我厅将从大赛获奖作品中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

 

附件: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评

      分指标

 

                                       广东省教育厅

                  二○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附件:

 

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

教学大赛评分指标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性

30

教学单元目标、内容及要求准确、符合新大纲要求;教学重难点问题解决效果突出;所选教学内容适合于体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单元教学素材齐全,内容表述准确,术语规范;教学策略得当,辅助教学的素材分类合理,人机互动练习和考核题库设置合理。

技术性

30

软件运行稳定;操作方式简单、快捷、易于掌握、,交互性好;导航方便合理,路经可选;新技术运用有效;图、文、音、视、动画等形式运用合理;模拟或仿真效果好,主页打开或程序运行速度快。

艺术性

20

界面设计美观,布局合理,导航清晰简捷;色彩搭配合理.风格统一,视觉效果好;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通用性强,易于推广。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30

所学目标、内容及要求准确,符合新大纲要求;所选教学内容适合于体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学策略得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教学效果显著。

内容呈现

25

教案写作规范,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尤其是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内容教学内容表述准确术语规范;选用多媒体素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技术应用

25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恰当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运用合理。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性。

 

三、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资源建设

60

规范编写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师简介;

课程内容体系完整,教学内容科学,教学讲义应涵盖整门课程,能及时更新;教学课件包含所有章节内容,提供辅助学习材料(包括PPT电子讲稿、多媒体课件等),可视效果好;题库建设:每章题数不少于5题,可供学生在线测试。

技术应用

25

课程管理功能方便、实用,能有效地实施课程设置管理和选课学生管理员;具备良好的师生、生生交互环境;选用多媒体素材适当,媒体(视音频、动画等)播放可控;过程可控,导航清晰、明确。

创新与实用

15

立意新颖,构思独特,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具备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适用于实际网络学习,有推广性。

 

 

 

 

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03986号   粤公网安备44520202000201号

学校地址: 揭阳市榕城区梅云吉荣路中段联系电话: 0663-8685699